聊城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欢迎您

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网络辟谣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系列展播(二)

来源: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日期: 2023-01-11

音视频类一等奖

“济南封城”辟谣案例

济南市委网信办 济南市网络舆情中心

谣言止于智者

张筱麟

平面类一等奖

2022年辟谣周历系列作品

梁凤翔 高永刚 宋娜 高桂菊 杨宵盈 郭瑾 李童

1.jpg

22.jpg

33.jpg

朋友圈内“谣”武扬威,真相君说:NO!

济南市委网信办 济南市网络舆情中心 舜网

11.png

22.jpg

33.jpg

344.png

文章类一等奖

铸辟谣利剑,享清朗中国

王家璇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刃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们凭借科技这一便利的工具实现了许多奇思妙想,使得雄伟蓝图得以变成美丽的现实。我们从黑白的世界里创造出色彩,便有人沉溺于虚无的色彩无法自拔,网络世界正是一个生动体现。科技的迅猛发展,于人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创造出色彩,也在科技的斑斓里朝圣着黑白。

网络让天南地北的人联系在一起,让广袤的地球变成一个亲密的“地球村”。然而,一台台智能电器秒变“窃听高手”;一户户普通百姓因网络诈骗而家毁人亡;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网络欺凌而陨落,如此种种,可悲可叹,闻者痛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在便捷和风险共生的网络空间,守护网络安全永远都是“进行时”,我们理应铸“辟谣”利剑,享清朗中国。

铸“辟谣”利剑,需要先进科技的加持。针对虚拟空间的安全性能,我们首先要从源头治理。应切实提高互联网技术实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建设。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向着应用性纵深发展,我国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家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为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作出中国贡献,体现大国担当。

铸“辟谣”利剑,需要严明法律的保障。网络社交平台已成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一张重要的“关系网”,人们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而也正是这种自由,为罪恶的种子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有些居心叵测之人在网络上发表不良言论、传播虚假信息,在快节奏的时代让很多人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加之谣言传播速度迅猛,一句网络谣言便可以摧毁一个家庭。桑斯坦的《谣言》指出需要从法律上对言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谣言止于智者,更应止于法律之剑。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应继续完善《网络安全法》等相应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桩个案,能彰显法治的力量。司法机关应主动介入形成震慑,以案止案,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各部门汇聚合力,共清网络家园。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需要。

铸“辟谣”利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互联网本是同群众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是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是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渠道。但人言可畏,网络言论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弗朗索瓦•基佐曾说:“人之所以言之凿凿,是因为知道得太少”,我们对一件事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形成强烈的单纯的判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善思慎言不仅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更是对自我人格的珍视与负责。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网络上呈现给我们的一面往往是片面的,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言论,我们需要保持最基本的判断力和理智,不信谣、不传谣。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每一位公民的防范意识;受害者更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同时,各网络平台应加强自我监管,将审核工作前置,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人民群众织密安全网才能防患于未然。

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连接党心民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作为网络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体人民应让重视网络安全的心灯长明,握紧科技和法律武器,携手铸“辟谣”利剑。只有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才能筑牢防诈反诈的坚实堤坝,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汇聚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全体人民必将消除网络隐患滋生的土壤,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共览这盛世中华,共享这清朗中国。

改进辟谣方式,让真相加速跑赢谣言

王喆

日前,“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已经开启,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打击谣言是老生常谈,但这个老题目如今又有了新动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具有碎片化、高速迭代演化等新特征的网络谣言在社交媒体频频探头,不断干扰正常的社会心态。击碎网络谣言,辟谣方式更需要不断改进,让真相能够加速跑赢谣言。

改进辟谣方式,需要做大正确信息的增量。辟谣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正确答案,而是要对问题进行梳理,尽可能提供多角度的信息,为公众对抗谣言供应充足的理性武器。例如,在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多地户外空气阳性”的流言一度在朋友圈混淆视听。这则谣传被迅速击碎,关键就在权威信息多角度出击迅速占领了高地。第一个角度是科学解释概率,让公众知晓即使户外出现病毒气溶胶,也会迅速被流通空气分解、稀释,几乎不具备传染性。第二个角度是提供实验证明,用专家组的空气采样实验结果证实传言为谬论。第三个角度是进行实地求证,公布谣言所涉地点从未进行空气标本检测的事实。多维度信息亮剑,让公众不但知道了“是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更有底气对谣言说“不”,辟谣的效果更具力度。

改进辟谣方式,需要筑强理性思维的堤坝。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并非天生,培养大众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去思考,方是破除谣言的固本之策。这就需要用好媒体这个关键抓手,让公众与科学彼此靠近。拥有良好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是真的吗?》就是提升大众辨别能力、增进辟谣效果的一个生动案例。这个电视节目每集都通过实验方式来验证一种流言是否真实,在寓教于乐中通过直观实验批驳谣言。用好了一个电视节目,就能够成功推高人们的理性态度。在发挥好主流媒体“压舱石”“定音鼓”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用各类媒体,必将构建起一个更加强势的遏制谣言生态。同时,用加大媒体平台科普内容推送力度、邀约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媒体产品生产等办法,为公众吸纳科学知识打开方便之门,也将推高公众识谣辨谣能力。有了免疫谣言的更强抗体,让谣言不仅止于智者,更能止于公众,也就大大消减了谣言的生存空间。

改进辟谣方式,需要加快先声夺人的速度。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这两个要素高度正相关——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就越大。传言之所以会被传播,一个关键是利用了公众渴望准确信息的诉求。对症下药,就要在源头上未雨绸缪,尽可能快地满足公众知情权,不让网络谣言有可乘之机。让权威、准确、清晰、专业的声音快起来,确保真相先声夺人。

与网络谣言的斗争需要不断提速,不懈努力,方能打好这场持久战。把责任压得更实、使溯源脚步更快、让辟谣力度更强,“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让人们看到击碎网络谣言的办法在不断进化。随着真相的堡垒越筑越强,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正加速走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