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欢迎您

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网络辟谣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系列展播(三)

来源: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日期: 2023-01-12

音视频类二等奖

辟谣大讲堂系列微视频

聊城市委网信办

让谣言止于你我

青岛科若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辟谣 净化网络空间

枣庄科旺广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平面类二等奖

造谣一“张”嘴,退!退!退!

范金鑫 刘晓婧

1.png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H5)

2.png

通往幸福晚年,需要躲避几个“坑”?

孙玲姿 宋君 刘晓彤 刘菲 姜贤珠

3.png

(扫描图中二维码观看H5)

临沂剪纸海报 | “临”危不惧  “沂”起抗疫  “剪断”谣言

张建彬4.jpg

5.jpg

6.jpg

文章类二等奖

主流媒体参与治理网络谣言的逻辑与路径

曹亮

摘要: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以网络谣言形成的民间舆论场“漩涡”不断出现。面对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不断进化和演变,主流媒体仍在媒体舆论场中发挥着“时度效”的重要作用,在舆论漩涡中尽显“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成为稳定舆论场的中流砥柱,促进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与社会环境。

关键词:网络谣言;自媒体;主流媒体

近几年,由于自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参差不齐,加之权威信息发布的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以自媒体为主的民间舆论场常常滋生一些网络谣言。随着媒介传播的平台多样化发展,网络谣言也有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甚至发展成一种社会舆论,给正常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扰乱了清朗的网络空间。

各类网络谣言的散播不仅给正常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也对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这些网络谣言其产生、传播、平息具备以下规律。

网络谣言的产生及传播特点

(一)网络谣言的产生。权威信息发布的滞后,是网络谣言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新冠疫情期间发生的谣言为例,疫情爆发之初,防控重点基本放在了隔离、管控以及疫情动态发布等层面,对整个社会连锁反应的预判尚不全面。畅通的新闻发布机制及发布平台的聚合效应尚未发挥出来,加之权威信息的披露不到位,谣言便有了散播时机。此外,自媒体也在为谣言“推波助澜”。对于传播谣言的自媒体来说,从业者缺乏专业的新闻价值判断力,缺少稿件审核把关制度的制约。受众对平台推送消息的真假缺乏辨识,猎奇消息随手可转,成了网络谣言的“感染者”,网络上就出现了过度渲染、移花接木、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各式谣言。

(二)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一是线上与线下传播叠加。一条不实消息的口口相传,一则权威消息的过分解读或误读,通过网络的进一步放大,必定会产生“蝴蝶效应”。2021年11月1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被一些媒体过分解读,造成部分地区出现消费者囤积蔬菜和抢购现象。这些由谣言或者是媒体的过分解读而引发的消费市场的动荡,最终在政府的市场调控和官方的舆论引导下得以平息。可见,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互动性也让谣言的传播有了更多的不可控性。

二是传播主体多样化。分析诸多谣言案例,在被处理的传谣者中,一部分传谣者是无意传播,即对消息不加思索、不加分辨就擅自转出去;也有一些利益熏心的传谣者,以猎奇为目的,以吸粉或为流量驱使而造谣传谣;另外一些是唯恐社会不乱的群体所为。

三是传播的反复性。以疫情期间出现的“封城”等网络谣言为例,往往是A市先出现,B市尚在平静,待到A市辟谣,B市才开始抬头。从传播特点来看,类似谣言往往出现蔓延并泛起涟漪的现象。

主流媒体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意义

2021年11月的“抢购”“囤菜”风波,实质上是在疫情、自然灾害等特殊环境下发生的民间舆论漩涡,如不及时清除谣言“风眼”,必定会扰乱社会的平稳发展。主流媒体具备整合社会信息、舆论引导、传播社会正向价值的职责,面对网络谣言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出击调查,做好社会信息的整合反馈,发挥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为经济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我们的宣传阵地”,随着媒体的融合发展,主流媒体的阵地逐渐向微博、微信等移动端延伸,传统主流的受众也开始向“两微一端”转移。在谣言引起的淆乱舆论漩涡中,主流媒体有着发布权威消息,传播主流声音以正视听、一锤定音的定力和担当,这也是进一步巩固舆论主阵地,发挥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力实践。

主流媒体参与网络谣言治理的路径

(一)快速求证调查。在谣言四起的舆论环境中,主流媒体应该做什么?那就是“真事求真、假事辟谣”。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应该对“谣言”进行检索求证,并第一时间联系“谣言事件”所涉及的职能部门以及专家等一一求证。记者应在第一时间奔赴每个谣言的“被发生地”进行求证调查,通过权威的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权威声音,消除恐慌,抵制谣言,防止扩散。因此,抵制谣言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以快制快”。谣言不胫而走,记者权威消息要和谣言赛跑,辟谣和真情实况要超过谣言的传播速度。

(二)畅通发布机制。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应对谣言引起的舆情,首要建立快速的舆情(谣言)应急体系,如成立“谣言应急办”,开设官方辟谣平台等。其次,还要利用立体式轰炸模式,将权威消息、辟谣消息覆盖全媒体,影响到最大范围的人群。再次,必须建立一个统一发布的媒体群,摆脱公众号限时限条的制约,通过网站、广播、电视、客户端等融媒体平台不间断发,不间断转。

(三)加强舆情研判。对于公共危机事件,主流媒体也要做好舆情监控和研判,警惕相关不实消息的散播,避免引起與情次生灾害和社会不良连锁反应。从舆情角度来说,笔者认为,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官方消息慢,往往会传出谣言来。官方消息迟迟不出,应对不及时,任由民众以讹传讹,造成了信息极度不对称,会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被动。主流媒体应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舆情的研判。

(四)加大谣言惩治力度和风险排查。要想制止谣言萌芽,应加强相关法律的普及。谣言的传播矫正,需要通过警媒互动和快速反应;辟谣,可以通过设立平台和警媒稿件的快速发布,有效遏制谣言扩散。对网络谣言的惩戒可以教育为主,打击为辅,对那些有意扰乱社会秩序的,就应从严处罚,坚持露头就打,一打到底。

“流丸止于瓯臾,谣言止于智者”“谦恭抑畏,谨终慎始”。无论是政企还是媒体,要常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尽职尽责。面对各式各类网络谣言,主流媒体不能置身事外,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参与治理网络谣言的实际工作。

击碎网络谣言,聚力正能量共绘护网“同心圆”

朱富金 靖晓红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在全社会达成数字化共识、养成数字化习惯的情况下,互联网越来越深地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及网络内容安全方面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网络立法更加健全,网络执法成效显著,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同时,网络谣言等乱象仍时有发生,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在今年的山东网络文明周上,公布了10起山东省2022年上半年网络辟谣典型案例。虽然已被辟谣,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众视听,如果任由其发酵,将会加剧社会恐慌,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必须扫除网络谣言,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流量至上”理念让标题党、图片党、谣言党和键盘侠有机可乘。造谣者有的为了“博眼球”而成为“赤裸小丑”,有的为了“赚流量”而不惜误导大众,对他人不尊重、对社会不负责,通过凭空捏造、主观杜撰、移花接木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进行传播,他们这种出发点的恶意与全过程的无耻,都该受到全社会的指责和法律法规的严惩。谣言的传播者,可能有一部分是“扭曲的善意”,囿于认知的局限,或者出于对亲友“盲目提醒”的心理,充当了谣言的“二传手”,将未经证实的信息传播出去,以显示对信息的“优先占有”和对亲友的“关心关切”,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帮凶”。

网络谣言是一颗“毒瘤”。针对网络谣言,官方机构、专家和媒体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辟谣,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辟谣的步伐再快,有时也不得不对谣言被动出招,不必说谣言在被辟谣之前已传播了多少受众,单凭一个“首因效应”,辟谣时即使有铁打的事实,有时也未必完全扭转受众先入为主的“已成心理”。网络造谣传谣,不但会使社会公众产生认识偏差,侵蚀社会诚信,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人心恐慌,甚至被别有用心者利用,诱发非理性情绪,造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疫情期间,编造传播疫情谣言后果更甚,既给社会带来恐慌,还会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为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山东联合辟除“上海任务完成、方舱医院关舱,山东28辆车接大白回家”“菏泽鄄城居民疫情期间私自外出被志愿者抓住强制剃头”“枣庄500辆出租车停运”等涉疫谣言,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更不应是谣言滋生、传播的“温床”。扫除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空间是人心所向。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快速化,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阻断谣言的传播链条人人有责。穿透谣言的迷雾,让真相跑赢谣言,需各方画好护网“同心圆”,共同揭穿网络谣言“画皮”,携手铲除谣言滋生“土壤”。作为谣言治理主体的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既要主动“抢占”话语权,让真实的声音直抵人心,又要对每一个造谣者依法追责,对那些恶意制造和传播事关社会和国家的谣言者加大惩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责到底、绝不姑息。网友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向“自觉抵制”,提升自我应对网络谣言的能力,对于网传信息保持冷静理性,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参照官方消息做好基础判断,一旦确定是谣言就随手举报,不做谣言的“二传手”,积极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近年来,山东聚焦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和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行动,联合辟除“医保账户停用,需升级、补信息、交钱换卡”“一次性补缴3万元养老保险,每月可领700元”等谣言;联合烟台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公布“烟台招远一幼儿园给孩子吃烂坏食物?官方通报:系离职厨师散布不实信息”等权威通报,回应社会关切,助真相跑赢谣言。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网络谣言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你我”。有关部门和媒体对网民要加强教育疏导,既要通过“以案释警”让其深刻认识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掌握识别网上谣言的技巧和应对方法,提高网络谣言“免疫力”。广大网友难免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时候就应多一些理性、多一份定力,管好自己的指尖、擦亮自己的双眼,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增强对各类信息的鉴别力,防止成为谣言制造者的“帮凶”,共同维护健康和谐的网络秩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助力网络文明建设

曲波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日常网络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手机内各类APP成为茶余饭后的娱乐工具,网络谣言不时出现。有些谣言侵犯他人权益,严重影响受害人生活;有些谣言扰乱社会生活秩序;有些谣言性质更恶劣,严重危害国家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网络谣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谣言随着网络的普及找到了谣言“放大器”。

近期,网络上一些雷人的谣言谎言在传播,引发社会关注,比如“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实验造假”、“高校招生有内部指标、知名大学可低分高录”、“湖北随州一群众倒地警车路过未停”、“天津有实验室发生爆炸”,疫情以来编造相关传言制造恐慌如“广东珠海封城”“上海大面积封控”“四川成都东站关站封闭”、“新冠抗原的提取管中含有剧毒的叠氮化钠,且容易爆炸”等等,这些信息耸人听闻,经有关部门查明是不折不扣的谣言。

这些网络谣言极具破坏性、危害性,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害群之马,唯有群起而攻之,才能不让谣言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共享良好网络环境,你我都不应该是看客,任何生活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驱逐造谣者、传播者,这就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警惕意识,绝不能被“谣言”牵着鼻子走。遏制网络谣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主流文化阵地建设。网络谣言是社会文化现象,是低级趣味的、腐朽的、破坏性的一种文化,当主流文化占据优势的时候,谣言就会自生自灭。加强主流文化阵地建设,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时间长了,造谣者没有市场,谣言也就没有人信。我区的“济阳融媒”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民生民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贴近大众就是网络传播正能量的好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