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欢迎您

热心读者来信—— 《聊城晚报》让“两河记忆”乘墨远扬

来源: 聊城晚报 日期: 2025-04-22

  本报讯(记者 路子强)4月18日,《聊城晚报》编辑部收到临清读者赵瑞安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盛赞本报重视对黄河、运河“两河”文化的挖掘,让“两河记忆”得以乘墨远扬。

  赵瑞安在信中说,其作品《黄河“奶嘴儿”》于4月16日在《聊城晚报》“口述”栏目整版刊载,这不仅是对文字的眷顾,更让聊城“两河文明”的韵致有了更动人的呈现。《聊城晚报》作为地方文化的守望者,每一个版面,都承载着对本土故事的珍视,其作品的见报,让黄河岸边的记忆得以乘墨远扬。

  赵瑞安说,省黄河文化管理部门对此文所反映的黄河地域的关注,让他愈发明白:点滴文字,亦担文化传承之责。黄河奔涌,运河悠悠,二者于聊城大地织就独特文脉。《聊城晚报》编辑对稿件的悉心打磨,恰似巧匠琢玉,让文章褪去浮尘,得见温润之光。这不仅是对一篇文章的成全,更是对聊城文化根脉的深情滋养。身为临清人,自幼浸润“两河”文化,未来唯愿继续借晚报平台,以更真挚之笔,勾勒聊城文化肌理。愿化笔为舟,随晚报之航,穿梭于岁月长河,采撷被时光藏起的文化碎片,让聊城的底蕴愈发醇厚悠长。愿《聊城晚报》墨香永续,岁岁传情,书写更多本土风华,照亮聊城文化传承之路。

  近年来,地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协会逐年增多,文史爱好者队伍逐年扩大,一些尘封在历史深处的人物、事件、记忆逐渐浮出水面,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聊城晚报》树立“大副刊”观,在巩固“一城湖·文韵”和“一城湖·读书”的基础上,创办“记录”版,以“口述”“你所不知道的聊城”“老照片”“聊风俗”等栏目为抓手,及时刊登文史研究成果,成为推动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聊城晚报》编辑部正努力在稿件供给机制、文史编辑培养、作品后期传播等体制机制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以更好地担负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体责任。

  赵瑞安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临清市支行综合管理部,业余时间对地方文化用力甚勤,并擅长摄影,在报纸杂志及网络平台上发表文章千余篇,曾多次获评《聊城日报》《聊城晚报》优秀通讯员。

分享到: